保山市市场监管局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提质增效
保山市市场监管局切实深化行风建设,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,立足职能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大力服务保山咖啡产业发展,推动保山咖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。
转变作风,深入服务企业。围绕地方咖啡产业发展综合施策,点对点指导服务、面对面培训宣贯、一对一签订惠企协议,主动开展质量、计量、标准、认证等技术服务。动员咖啡生产企业加入云南省重点食品(产品)安全信息区块链追溯平台,实现产品从“原料—成品—消费者”全链条追溯。开发“世界咖啡谷·保山小粒咖啡”地图小程序,辖区内20个保山咖啡品牌、21家精品咖啡庄园、138个咖啡馆经营主体信息纳入地图全景展示。主动开展企业信用修复,帮助移出咖啡企业经营异常名录33户。
标准引领,助力提质增效。按照地方“打造精品咖啡、提升市场竞争力”的定位,主动作为,围绕“三大体系”建立涵盖种植、加工、检测等标准,推动保山咖啡标准化与品质提升。初步纳入标准体系标准约120项,其中:保山市地方标准22项,正在制定团体标准8项。指导企业申报“雨林联盟”“SCA”“欧盟4C”等全球公认的精品咖啡体系认证,《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保山小粒咖啡》国家标准制定进入征求意见阶段。
强化检测,护航食品安全。按照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,规范咖啡标签。在咖啡主产区设立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站,免费为企业提供咖啡产品安全检测和质量管理服务。对可可、焙烤咖啡、咖啡固体饮料开展“你点我捡”295批次,合格率100%。争取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(咖啡品质与安全)落户保山,建立覆盖97.8%咖啡检测参数的全产业链检验检测体系。
品牌示范,推动价值跃升。推动地理标志和品牌文化宣传保护,对咖啡生产企业、地理标志用标企业、地理标志管理者常态化开展专项培训。全面推动“保山小粒咖啡”地理标志规范化管理及咖啡产业品牌培育,全市21户经营主体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,培育“中咖”“景兰”等品牌26个,开发咖啡产品10余类上百种,注册咖啡商标500余个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助力咖啡企业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,惠及咖啡企业59户,质押融资3025万元。举办咖啡系列文化赛事活动,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,“到保山寻一抹咖香”效应不断放大。
保山小粒咖啡精品率从2022年的40%提升至2024年的70%,精深加工率提升至85%,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。2024年,保山市小粒咖啡种植面积超14万亩,年产量2万余吨,综合总产值突破90亿元。2025年4月,保山小粒咖啡获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,受邀参加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地理标志分论坛和地标产品宣展。